昆明晨光教育云南省普通类“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 
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5.所谓伶官是指( )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 
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光 D.司马炎 
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 ) 
A.演讲稿 B.社论 C.文艺评论 D.抒情散文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 
A.《语丝》 B.《莽原》周刊 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 
10.《选择与安排》选自( )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 
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 C.抒情散文 D.随笔 
12.培根是( )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17.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18.《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19.选自巴金散文集《________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_____________。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谨库序之教 
谨: 
27.公伐诸鄢 
诸: 
28.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 
29.以此诟远。 
诟: 
30.闻鸡鸣,即起盥栉。 
盥栉: 
3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 
32.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 
33.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 
34.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 
35.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关山月》) 
将军不战空临边: 
3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8.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 
妆楼颙望: 
3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千里共婵娟: 
4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42.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 
43.莺莺的叛逆精神是怎么表现的 
44.什么叫文赋? 
45.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 
(二)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50.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清指出作者、题目。 
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 
七、作文(50分) 
56.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注:2009年云南省普通类“专升本”大学语文的考试作文题为:
学习的苦与乐

